108課綱專家名師揭密「核心素養」學習心法

2021-03-15
 
 
「跨領域的素養」到底是什麼?
「自主學習」、「多元的表現」又該從何準備起?

自從108課綱前年上路以來,帶給全臺國高中生跟家長的徬徨跟疑問,似乎遠多過減輕考試壓力、發掘自身興趣的喜悅;為此思達數學特別選在3月14號「國際數學日」舉辦主題講座,請來108課綱專家張財銘博士,分享在學制改變下的教育因應方向,希望能協助孩子從小就培育出正確的學習態度,擁有更好的升學競爭力,就算在劇烈變動的教育環境中,也能游刃有餘。
 
針對學制的改變造成家長的焦慮,思達數學請到張財銘博士解析108課綱的升學準備方向
 
108課綱以「核心素養」為主軸,強調要培養有助於學生適應未來挑戰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對於這樣抽象的定義,張財銘博士在會中分析,閱讀能力是從小要培養的首要能力,以數學為例,在新課綱之下不再只是單純計算,而會強調「跨領域」思考問題,例如一個題目中會包涵各種圖表及複雜敘述,如果不善於閱讀長文的話,可能連理解題目都有困難,遑論解題。
 

另一項需要及早賦予孩子的「武器」是口語表達能力
因為在多元化入學新制下有高達9成的機率會碰上各種口試,必須有條理地陳述所學知識還有對該科系懷抱的熱情,才能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至於所謂的「態度」則是強調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心、願意不斷嘗試探究,如果能從小就透過積極主動的學習確認方向,就能提早準備更豐富的自主學習內容,而調查顯示有87%的大學科系,都會審核自主學習紀錄。
 
       
▲思達數學創辦人魏士傅老師表示,從小訓練孩子「整合性思考」的能力,就是培養素養的關鍵
 
整體而言,採行108課綱後無論選課或上課都會跟過去有很大差異,愈早讓孩子培養出核心素養,新的制度就會對他更有利。思達數學創辦人魏士傅表示,早在民國77年他創立思達數學時,理念正是如此。思達至今33年「不發一張考卷、打破分數迷思」的教育方式,強調的就是要從小訓練孩子整合性思考的能力,透過生活經驗來理解數學問題,例如排列組合聽起來很艱澀,但如果想像成每天出門前要選衣櫃裡的哪件衣服搭配哪件褲子,就變得容易理解、不必死記硬背,當然也就更不會忘記。
▲本次講座湧進近百位家長前來關心108課綱的準備重點,現場座無虛席
 
對比過往經驗,108課綱至少會影響一整個世代的中小學生長達10年,因此講座現場座無虛席,其中有學生家長本身也從事教職,他們說當初選擇思達,就是希望兒女能學好表達能力,不要只是死板地算數學,幾年來陪讀過程也發現這裡的教學確實能激發孩子主動思考答案,反而是升上國中後的應試教育中,常見學生們因為一直考、一直錯的過程中,學習熱情逐漸冷卻,站在家長立場,當然期待新課綱能夠重新點燃他們的熱情。

思達積極向K-12邁進,拓展更完整的國高中主題式課程
思達數學的課程安排,除了讓孩子從小就習慣閱讀圖表,完整了解題目而非碎片式地一再計算各種數字之外,更講究在求知的過程中隨時觀察、提問、思考跟表達,目的就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整合所學到的各種知識。這樣的教育型式在當時看似太過理想,其實30年後才出現的108課綱証明,跨領域思考的核心素養才能奠定多元入學的實力,學習方向正與魏士傅當年的理想不謀而合。
 
▲張財銘博士強調學制改變應及早因應,思達數學的思考與培養與108課綱十分吻合
 
張財銘博士強調,事實上不只是台灣,包括日本在內不少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先進國家,也都在積極推動素養教育,從小培養能夠自主學習、整合各領域知識並且懂得表達所學的未來人才,以應對變化越來越快速的世界。面對全球的教育新潮流,思達創旭品牌總監莊崴鈞表示,過去著重於學齡前到小學教育的思達也正在積極向K-12邁進,拓展更完整的國高中主題式課程,幫助孩子提早布局,贏得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