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功課不是你的功課!親子如何不為作業傷感情?
作者:黃敦晴
開學了,除了要早起,爸媽最辛苦的事就是盯功課!字醜要不要擦掉重寫?到底什麼時候才要寫功課?親子對功課認知不一樣時怎麼辦?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演成家庭大戰。
功課究竟有多惱人?美國普渡大學教育心理學家佛洛蘭德(John Froiland)在《華爾街日報》與加拿大電視公司新聞網 CTV 受訪,教父母怎麼處理「功課」。
「功課本來就是小孩不會想做的事情,」佛洛蘭德說,孩子已經在學校辛苦一整天了,回家只想要玩,父母再一直問下去,他們回答「我現在就是不想做。」根本是很尋常的事。那麼,該怎麼做,才不會啟動親子大戰?下面幾個問題,你也有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1. 父母該規定什麼時候做功課嗎?
佛洛蘭德鼓勵最好讓孩子自主決定。父母通常希望他們回家就馬上寫功課,或是規定一個可能無法達成的時間,結果造成無謂的壓力。如果小孩希望回家先放鬆,讓心情靜下來後再寫也沒有關係,雙方講好就好。
當然,有時小孩也會拖延。此時父母要記得,目標是讓小孩如期做完功課,沒有必要因此動氣、大吵一架。
2. 發現小孩功課沒寫完或有錯,該糾正嗎?
小孩的功課出錯是很正常的。例如,題目問了3個問題,他們卻只回答前兩項。有時孩子可能只是忘了,或是想要偷懶一下。不要強調他們「錯了」,也不要說「你是怎麼搞的?你在想什麼?」免得他們抓狂。應該改問他們,要怎麼修正,或是給他們建議。千萬不要直接幫他們修改,也別讓小錯變成大災難。
3. 用電腦做的作業,只好讓小孩自理嗎?
直接在線上做作業,或是用電子郵件、網路上傳交作業的現象愈來愈普遍,父母已不可能全程監控與檢查。但是要提醒小孩,掛在網路上寫作業,或在查資料時,很容易就透過社群平台或聊天程式跟同學聊起來,反而變成干擾。佛洛藍德建議父母要求孩子關掉這些程式,避免分心。不過,最好拿研究、報導說服他們,而不只是發動父母的權威。
4. 用什麼方法催功課,比較不會傷感情?
當父母看到小孩遲遲不去做功課,想要催的時候,可以直言問他們「今天打算怎麼完成功課」,但是要耐心等候回答。千萬不要劈哩啪啦地一長串「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做完」、「你什麼時候要開始做」、「你最好趕快去」。如果小孩需要幫忙時間管理,可以給建議,但別要他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地做完。
5. 父母明明是好意,為什麼反而被當成控制狂?
父母真的很愛孩子,希望他們好,所以看到他們很掙扎時,總想幫他們一把,忘了要讓他們學習怎麼解決問題。佛洛蘭德曾經做過實驗記錄,發現孩子只要停在原地思考5秒鐘還沒有行動,爸媽就會忍不住想要代勞。其實這樣會讓孩子很挫折,而且很多父母根本沒有發現,孩子當場嘆氣,或是表情怪異。
佛洛蘭德建議,家長上了一天班,或遇到塞車,自己的壓力可能也太大了,不妨自己先放輕鬆,深呼吸,這樣才有辦法讓自己靜下來,想想怎麼幫孩子,或是找到有創意的方式激勵孩子。
6. 什麼時候要出手幫小孩?
在紐約葉史瓦大學(Yeshiva University)任教的臨床心理學家達特洛夫(Greta Dortoroff)在《華爾街日報》建議,要讓孩子覺得他們有掌控權。所以,即使孩子覺得功課很難,除非孩子要求,否則不要主動幫忙。爸媽真的忍不住時,可以問孩子「我可以怎麼幫你嗎?」,但請讓孩子自己作決定。
千萬要避免的,就是在旁邊嚷嚷「喔不是這樣啦!」、「你怎麼這樣作呢?」、「應該這個先……,然後再……」。
功課不需要十全十美。而且,那是孩子的功課,不是你的功課!
本文選自《親子天下》https://reurl.cc/gvMaV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