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人,怎麼辦?爸媽要先反思,孩子的成長環境中有沒有鼓勵暴力的因素?

2019-05-22

作者: 魏坤琳

 

解決暴力溝通,搞定熊孩子

說起孩子打人這事,很多爸爸媽媽都頭疼。孩子被打了,父母糾結「要不要教他打回去」;孩子愛打別人,父母也擔心。

譬如有一位家長給我留言說:「我的孩子三歲五個月,平時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還會主動攻擊別人,譬如推開、用腳踢、拿小木棍戳別人,每次我都會阻止並要求她道歉,她也會道歉,但下次還會犯,我該怎麼糾正她呢?」

首先說明一點,不論是「孩子被打怎麼辦」,還是「孩子打人怎麼辦」,都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孩子的性情不同,每次發生肢體衝突的原因、場景也不同,所以沒有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辦法。

那麼,難道我們只能束手無策了嗎?不,我們可以瞭解孩子成長的一般規律,分析孩子打人背後的原因,並且在孩子有攻擊行為時做出態度堅定的處理,在日常生活中打好「預防針」。

 

為孩子提供非暴力的成長環境

如果孩子愛打人,首先家長要反思,孩子的成長環境中有沒有鼓勵暴力的因素?

譬如,孩子打了長輩,有的長輩會跟孩子用開玩笑的語氣說:「呀,你敢打長輩,小壞蛋!」這樣的表現會讓孩子錯誤地以為可以用「打」來獲得關注。

另一種極端的方式是,一看到孩子打人,家長就覺得特別氣憤,揍孩子一頓,用懲罰的方法讓孩子「長記性」。

這樣本身就是給孩子做錯誤示範,讓孩子以為可以用打人的方法解決問題。孩子可能會想:「爸爸媽媽比我高大、有力氣,他們可以教訓我,我也可以教訓比我矮、比我小的人。」

此外,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純粹講道理也不太行得通,他們可能似懂非懂,印象不深刻。如果能用一些載體把道理「生動化」,效果會更好。

 

有一位幼稚園老師告訴我,她的班級常備繪本《手不是用來打人的》(Hands Are Not for Hitting)和《牙齒不是用來咬人的》(Teeth Are Not for Biting),對於有暴力行為的小朋友,老師會和他一起讀,還會讓他把書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讀。

還有一個小妙招,可以把手和腳想像成兩個人,告訴孩子「手先生」和「腳先生」是各自獨立存在的,而孩子要讓「手先生」和「腳先生」遵守規則。

打人的時候,是「手先生」不聽話了。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約定一個「暗號」:手握拳、再張開,表示提示「手先生」不要打人。

等到孩子以後真的快要發脾氣的時候,在孩子面前握拳、再張開,提醒孩子「手先生」不要打人。三四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理解並遵守這樣的「暗號」提示了。

 

前面分析過,孩子打人還可能是因為他習慣於直接用暴力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和欲望。

這種表達方式是後天習得的,可能是表達了一次以後沒有被制止,甚至得到了好處,也可能是模仿別的孩子的行為。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表達情緒和欲望可以,但是要用恰當的方式,暴力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而應該用更多非暴力的溝通方法。

  

本文節錄自《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