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讀與體驗,學習察言觀色
我的學生在一所昂貴的私立學校教書。學校請來科技大老跟學生談21世紀的挑戰。演講中他一再提醒大家,要擺脫過去的教育思惟,因為學生出社會所要用到的知識尚未發明,要從事的工作也尚未出現。他說,未來的職業種類會超乎大家的想像,因此現在教育要注重孩子的人文素養、人際關係和EQ,這些是機器人所不能做的。
我的學生聽了有點惶恐,因為她不知該怎麼教。
恰到好處的體貼,要從經驗中體會
俗語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察言觀色的能力要從小培養,孩子要從不同的人對同一句話的反應,學習說話的藝術,還得用心去反思,才會得心應手。的確,在什麼場合、對什麼人,可以說什麼話是個高深的學問。
我們雖然可以教自閉症的孩子:「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對方」、「要注意對方臉上的表情」,但是我們無法教他如何說才不會得罪人。孩子得從遊戲中去體會說話的輕重和拿捏的分寸,這需要觀察力和同理心。恰到好處的體貼是從經驗中體會,不是用嘴教的。
另一個方法是大量讀經典小說,透過好的小說了解人性。一部小說會感動人,必有它深刻描繪人心的地方。不論社會怎麼變,人性不會改變,閱讀小說可以學會識人、知人、用人和避人。
有位朋友是跨國公司的總裁,她事業很成功,但人生很坎坷。7歲時,母親因父親外遇而自殺。父親在母親死後不到3週,便把外遇娶進門。後母因內疚不想看到她,便經常虐待她。她15歲時,父親再娶第二個後母(一個人若會見異思遷,因小三而忘記髮妻,自然也會為另一個小三而忘記續弦),只簡單的告訴她,明天放學後來吃喜酒。
觀察和體驗,才能內化成風度和涵養
朋友說,禍福是相倚的,家庭的不幸使她早早學會察言觀色。後母臉色一變,她就要立刻想出化解危機的法子;若化不成,就得逃命。這使她出社會後,懂得見機行事,換個方式把絕路走活。因為她使命必達,老闆漸漸把重要的工作交給她,升她為主管,最後她變成公司的總裁。
也因為後母不准她出去玩,她只好在家中閱讀以排解憂悶。她母親來自書香門第,4歲時就教會她認字。她靠閱讀走出陰霾,也學會了人世間形形色色的人際關係。她說,中國小說中,《紅樓夢》教她最多;外國翻譯小說中,俄國小說對她啟發最大。
因此,要教孩子察言觀色、進退應對,父母不妨常常帶孩子出去應酬,或多參加公益活動,讓他有機會觀察別人的反應。另外,盡量讓孩子參加童子軍、球隊,或其他有團體活動的社團,讓他可以從實際經驗中,因體會而感動,最後內化成自己的風度和涵養。
本文節錄自《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