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不表示不再關心
作者:陳永儀
當時我們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進入了俱樂部的化妝室,這時已經淨空關閉,只有兩個警衛在場。一名女子倒在地上,橫躺在廁所隔間的門邊,她的頭與上身在隔間外,腿與下半身在接近馬桶的隔間內,似乎是失去了意識。於是,我們迅速與謹慎地讓她躺平,好做評估與基本檢查。
這女孩子看起來是個只有十幾歲的青少年,雙眼緊閉,對我們的詢問沒有任何回應,身體一動也不動,完全沒有反應。我翻開她的眼皮,好檢查瞳孔:從未見過擴散到這麼大的瞳孔!除了之前在書本上看到之外......我從腰帶上拿出隨身攜帶的診療用手電筒,來測試女孩的瞳孔反應,竟然也是毫無反應!瞳孔在亮光下通常會收縮、變小,但我拿著電筒左右來回閃過,她的瞳孔卻絲毫沒有變化。
什麼狀況才會這樣?當時我腦子一片空白。是死了吧?擴散又對光沒有反應的瞳孔,是死了才會這樣!我有些慌張地回頭看著帶我這新手上路的搭檔,有些不確定的說:「她死了,她......是不是死了?」有著十幾年急救經驗的搭檔就在我身後,鎮定地跟我解釋情況,也很自然跟我換了位置,將病患接手過去。
書本上的知識,有時離實際操作還是有段距離。在經驗不足的學習階段,即使有豐富的知識及演練過無數次的技巧,一旦面對實際狀況,還是會慌張不知所措,完全無法應用!事實上,造成瞳孔擴散、對光沒有反應的可能有許多種,包括了死亡、大腦受傷(如創傷、中風、腦溢血等)或用藥。有經驗的醫護人員,甚至可以從病人身體反應與症狀,就可初步判斷背後的成因,可以假設或排除某些類型的藥物。我的夥伴跟我解釋,這應該是使用藥物造成的。
在去醫院的途中,女孩稍微醒過來一下。對我提出的一些基本問題,如姓名、年齡、病史等,她好像很猶豫,遲遲不敢回答。我猜想可能的原因後,就跟她說:「你放心,我們是醫護人員,不是警察。需要知道你的年齡,在治療上才不會有誤。」她還是想了一下,才告訴我真實姓名,以及年齡,並坦承在她皮包裡的身分證明(駕照)是她姊姊的舊駕照—她姊姊剛過二十一歲,是美國可以合法喝酒與進入酒吧的年齡。
到了急診室,焦急的父母也剛好到達。我們跟醫生說明情況後,醫護人員進行評估與治療,請家人留在外面等候。這時,我正在櫃台旁邊寫報告,女孩的母親緩緩地走到我前面,跟我打招呼,並詢問一些關於女兒的細節。母親對我細說,女孩是家裡的小女兒,從小就聰明乖巧。不到十八歲,就把高中唸完,提早申請大學,目前即將就讀美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長春藤名校—哈佛大學。
這樣的孩子,卻在今晚選擇偷拿姊姊的舊駕照,跟朋友一起,冒充二十一歲的成人,進入徹夜狂歡的瑞舞趴,喝酒、嗑藥至不醒人事,令人匪夷所思,包括她的父母,也表示震驚,百思不解。「我到底是哪裡做錯了?」這位母親自責地問。
給孩子的教養要到什麼年齡或程度,才能放手呢?
親子關係與孩子的教養,是一門又深又廣的學問,同時也是一條走過了才知道,卻又不能回頭重走的路。這樣獨特關係的形成,源自於嬰兒出生的時候,他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完全需要倚賴照顧養活他的人—通常是嬰孩的父母。當你創造一個生命,將他帶到世界上來,沒有你,他活不下去—這是獨一無二、無法取代的關係。因此,孩子的健康,讓他存活下去,是做父母最基本、也是第一優先的責任。在其他動物的世界,一旦幼兒可以獨力覓食,保護、照顧自己,生存下去,父母的責任也就盡了,會讓孩子自己發展,獨立生活。在這方面,人類比起其他動物較為複雜,而在現代的社會中要定義「獨立」,也比較不容易。
另外,人除了要確保孩子健康之外,還要教導他們道德觀、判斷力、做人處事,這一切,都讓獨立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要到什麼年齡或程度,才能放手呢?
醫學上,二十一歲以下為小兒科。在生理上發展完成最晚的,可能是大腦。近年來的研究指出,人的大腦可能到二十五歲左右才會發展完全。在法律上,成年的定義是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可以簽署合約),年齡則依國家或區域不同,可能在法律規定上有所差異,範圍從十六到二十一歲不等,但大多數國家規定滿十八歲者為成年人。心理學上則定義成人具有做決定的能力(獨立思考與判斷),可以擔負責任與經濟獨立,年齡範圍在十八到二十一歲之間。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一般孩子在大學畢業後(約二十一到二十三歲),應該達到成年階段,也就是父母該放手或放下的時候。
當孩子成人時,父母放下牽掛,是對彼此都有益處的一項挑戰
最近常聽到的名詞:「放下」。以心理學或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兩個字很空泛,不具任何實質意義。告訴別人該放下,聽起來頗有意境,但到底是什麼意思?又該如何「放下」?放下,很抽象,所以解釋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以最直接簡單的方式來說,當我們手中提著、身上掛著一樣東西的時候,會下意識將這東西當作我們身體的延伸,但放下後,就不再是我們的一部分了。也就是說,對於我們沒有放下的東西,我們是有控制能力,因此也是有責任的。
真正的放下,是不再試圖影響或控制自己所放下的人事物。然而,這並不表示對所放下的一切不再關心。常聽人說,父母的心會一輩子掛在兒女身上。牽掛與關心,無須要求對方一定要聽你的,前者是靜態的支持,後者是主動的影響或控制。這兩者的比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逐漸對調。
當孩子小的時候,需要父母主動的供給、教導、塑造。成人後,父母應當對自己努力教導的成果有信心,相信孩子已經擁有獨立自主、有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這時,父母要學習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也要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與行為完全負責。當孩子成人,不再是父母的一部分,不再是父母的延伸時,放下牽掛,或許是對彼此都有益處的一項挑戰。
本文節錄自《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