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玩手機,英國4歲小女孩花64萬戒掉成癮!如何讓小孩明白大人在擔心什麼?

2019-05-09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未來兒童編輯群,未來Family 編輯群

 

手機成癮 全球兒童身心發展皆陷入危機

《今日美國》日前公布美國青少年手機上癮報告,全美13~17歲中學生擁有智慧型手機比率高達89%,比2012年(41%)暴增一倍。

其中將近一半(47%)有手機的受訪者承認自己「有手機上癮問題」。

前幾年,英國出現一位四歲的3C成癮小女孩,拿走手機或平板就情緒不穩。

到最後,父母得幫她報名為期28天的心理治療課程,費用高達16000英鎊,換算台幣超過64萬元。

「科技成癮」(Tech Addictions)成為專有名詞,和酒精、毒品成癮沒有兩樣。法國總統馬克宏競選時,把校園禁用手機做為主要教育政策,並在2018年9月嚴格執行。

 

禁止孩子使用手機的同時,也要讓孩子了解為什麼父母會擔心

許多父母因深知使用手機的過患,所以開始會限制孩子使用手機。

但要不是手機收起來時,孩子會開始焦慮和發脾氣,不然就是把手機藏起來後,孩子會千方百計的把他找出來來偷偷玩,後來從手機使用的問題,又多了一個說謊及偷竊的問題。

更甚至在國內外,都出現過父母禁止孩子用手機,孩子憤而自殘的憾事......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是孩子只感受到父母的限制和約束,而無法明白父母在擔心什麼?

無法自己了解使用手機過度的過患,久而久之就會無法抵抗手機的誘惑,甚只會引發「為什麼誰可以,但我卻不行?」等感受。

 

趁孩子最柔軟、心靈最乾淨時,要給孩子輸入正確的觀念

因此,父母一定不要覺得孩子還小看不懂、聽不懂,所以就不給他正確的環境和觀念,趁孩子還小,學習和吸收力最好的時候,就給他正確的觀念,讓孩子擁有長時間的累積和刺激下,自行擁有思考、判斷和抵抗力,方法如下:

一、父母從自身做起、降低用手機時間:不要以為孩子小,就看不懂爸媽在做什麼,日前一個小女孩用隔壁同學的拖鞋假裝在使用手機,模仿得唯妙唯肖,讓人不禁懷疑,是否拖鞋的背面真的有隻手機!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在孩子還小時,父母是爸媽最重要的模仿對象,所以縱使無法理解,但所有的行為都被深深的烙印在孩子的心裡,長大後會發現,孩子所有的習慣幾乎都源自於爸媽。因此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父母一定要從自身做起!

 

二、給孩子他的年紀可以理解的多種資源:要讓孩子懂得為什麼不要使用手機,要嘗試給予多種方式,除了父母一起開家庭會議討論溝通外、也可以特別找適合的影片、或者是讀本。

 

文字和圖片的閱讀,讓孩子能夠專注又深沉思考

7~10歲的孩子,在閱讀方面要吸引到他們的注意,需要有圖片,此外還有文字可能要搭配注音,讓孩子可以專注且無障礙享受閱讀。

《未來兒童》62期裡,有一篇《小朋友該不該用手機?》以對話的方式帶小孩子回憶和思考:

自己在用手機曾經有什麼困擾嗎?專家怎麼說?大人到底在擔心什麼?怎麼聰明使用手機?

除了適合孩子讀以外,也很適合大人一起閱讀:

 

 

換為思考:當父母沉迷用手機時,孩子的感覺會如何呢?

近一兩年,《未來Family》月刊也報導過各國的孩子紛紛出現各種方式,來抗議爸媽過度使用手機,「跟我玩!不要一直滑手機!」「我們抗議!為什麼手機比我們更重要?」是德國的兒童最真實也難過的呼喚。

或許也可以問問孩子,倘若爸爸媽媽今天一直用手機,不好好跟他吃飯,他的心情會如何呢?好不容易全家出去玩,但其中有一個家人只想一直玩手機,感覺又是如何呢?一起共同訂下約定,什麼時候可以用,什麼時候不可以用吧!

 

不論如何,為了用手機而忽略掉對家人的愛和相處,是最可惜的事!

 

本文節錄自《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4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