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堅持自己的興趣這麼多人反對?

2017-05-25

作者:張念陽

 

女孩說她快三十歲了,正在上班的時間為甚麼會與我們一起坐在浙江大學旁的小餐廳吃著下午茶呢?

「我是從敦煌來這兒學做西點的,從網路上找到一位老師,五天課程四千人民幣,雖然不是有名的老師,但這是我能負擔的價錢,所以不遠千里就來了。」。女孩的故事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因為從她略顯不安的眼神捕捉到一絲徬徨,而這種年紀的徬徨我曾在許多台灣年輕人身上看到、聽到、討論到。

女孩是醫學院畢業,曾在醫院工作過一年,但就讀醫學院是父母的期待,工作之後很不喜歡醫院的氛圍,終於受不了而提出辭呈。父母雖然無法制止,但不滿的態度和周遭勸阻的壓力如泰山壓頂般讓她喘不過氣來,於是選擇附近一家麵包店工作賺取生活費以免落人口實。也因為學做麵包之後發現自己很喜歡這份工作而想更上層樓,但親朋好友每個人都澆她冷水,沒有一個支持力量看好她的未來,女孩於是每天陷在「堅持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別人可能是對的」的焦慮間擺蕩掙扎。

 

為甚麼父母或親友不支持子女做喜歡的工作?為甚麼賺錢的工作即便再痛苦也沒人反對?為甚麼科技時代已經顛覆了傳統社會的各種行為觀念,惟獨「堅持(某種)自已興趣」仍然得不到祝福?

我相信至親好友的擔心都是出於善意,但自己的人生既無法複製別人的路徑,即便大家一窩蜂去擠這條「成功」的狹路,真正「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呢?世俗定義的「成功」無非是以財富和權勢衡量,而這兩種標準注定是稀少的,否則人人擁有十個億,人人都叫董事長,誰又會將這標準當做「功成名就」呢?所以拚老命去搶奪「成功」的結果,注定絕大多數人是無法達到目的的。

 

難道就不鼓勵年輕人去做大事了呢?國家社會是不是就喪失競爭力了?曾在媒體看到一些大老闆如此憂慮,彷彿這個國家完蛋了,人人只會追尋「小確幸」,不再胸懷千萬里的豪情壯志了。

這一種思考盲點讓人啼笑皆非,誰規定「興趣」一定是做麵包、炸油條、賣咖啡?若是興趣在太空梭、半導體、大醫院、實驗室,一樣適用這種觀念啊!而我根深蒂固相信唯有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發展,才可能脫穎而出成為箇中翹楚,從「小確幸」之後隨心所欲要不要再做出一番「大事業」,最重要的是無論事業大小但都樂在其中,這與勉強混跡於有前途、待遇高、規模大的公司組織相較,人生的意義或幸福又豈能相提並論哪!

在經營民宿與無數客人的談心經驗中,我曾親耳聽到社會定義的「成功人士」吐露痛苦遺憾的心聲,也有不少無論事業規模不大職級不高的客人談著他們開心的小日子。顯然,「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和「將事情做出興趣」仍然是這個千變萬化科技時代的重要依循,否則,在別人羨慕眼光中過著自己心知肚明的痛苦日子,就會餵養出另一個現今社會快速成長的時髦領域~「身心靈」和「精神官能」產業。

夫妻倆耐心的分析、引導、鼓勵,做為可能是女孩人生第一股支持力量,我們掏心掏肺曉喻百端,鼓勵她走自己喜歡的路。也許,加上醫學背景,未來世界將出現第一種吃了不生病的麵包,你說這是「小確幸」還是「大事業」呢?

聆聽過程中女孩泫然欲泣讓人不捨,隨著時間流逝,看到她最後眼神流露的確定和緊緊擁別的力道。我們知道這轉身一別,再度面對十四億人口的冷眼毒舌,她已增加更多抗衡力量!

 

 

 

本文節錄至《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