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在學校焦慮不敢開口的孩子,威脅或責備只會得到反效果,讓孩子更加畏縮
作者:王意中
以玩為核心──與選擇性緘默幼兒的互動模式 文 / 王意中
「詩穎,媽媽再警告你一次,如果你在班上,再不開口說話,那你下一次就不要再跟我吵你要吃冰淇淋,除非你開口說,否則就不要再來跟我要。」
「我想要吃冰淇淋,我想要吃冰淇淋,我想要吃冰淇淋。」大班的詩穎,音調愈拉愈高。她兩手握著拳,怒氣沖沖地回應。
「你凶什麼凶?對我這麼大聲有什麼用?有本事就在幼兒園開口說啊!你又不是啞巴?恩雅老師問你的問題,你又不是不會!你幹嘛?在班上,是吃錯藥啊?讓老師三天兩頭一直寫聯絡簿,一直提醒我,回家要好好跟你說,難道我沒有說嗎?」媽媽愈說愈生氣,「只是說個話而已,有那麼難嗎?」
「我就是要吃冰淇淋,我就是要吃冰淇淋,我就是要吃冰淇淋。」
「還在跟我說冰淇淋!」詩穎對於媽媽的質疑,沒有做出任何的正面回應,只是一直捍衛自己想要吃冰淇淋這件事。
媽媽心想:「這個孩子真是的,難道要我使出殺手?」只是,媽媽心中的殺手,到底是什麼?她自己也沒個譜。
「難道用利誘真的沒有用嗎?一定要用威脅的嗎?」這時,威脅、利誘已經把媽媽搞混了。冰淇淋給不給?話說不說?對媽媽來講,整個思緒就像冰淇淋融化一般,不成樣了。
「好,那你說,我到底要怎麼做,你在學校才願意開口?」
「我就是要吃冰淇淋,我就是要吃冰淇淋,我就是要吃冰淇淋。」詩穎非常執著地繼續吵著她的冰淇淋。
「你這個孩子真的很固執耶,你到底有沒有聽懂媽媽的問題?」說到這裡,媽媽有些無力。
但她的心裡,卻浮上一個從沒想過的念頭:「詩穎在幼兒園不說話,為什麼好像都只是我的事情?難道,恩雅老師都不需要負一點責任嗎?孩子在班上不開口,老師就應該想辦法,讓她在教室裡開口啊,為什麼老是一直寫聯絡簿?只會告訴我這個做媽媽的,你要多鼓勵孩子在學校開口。你要讓她知道在班上開口,老師才能夠了解她有沒有學習到……這關我什麼事啊?」
想到這裡,媽媽雙手扠腰,深深吐了一口氣。這一刻,她似乎已經免除了自己百分之五十的責任了。
意中心理師說選擇性緘默症
面對幼兒園階段的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先不和他過度討論「不說話」這件事。以避免愈討論,孩子愈是把注意力聚焦在「說話」這一件敏感事情上。以行為改變為優先,想法調整的部分,可以試著稍微放慢。
以玩為核心
你可能會問:「心理師,那麼如何讓孩子來到幼兒園可以變得很自在?難道,都不需要管他嗎?都不需要要求他嗎?任由他想做自己的事情嗎?」當然,事實並非如此。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願意上學,「好玩」會是其中非常關鍵的元素。
一開始上課時,可以進行一些讓孩子感受到比較輕鬆、自在的課程,至少先排除一大早就要讓孩子進行朗讀、討論,或要求孩子開口說話。
在孩子玩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即時觀察,孩子是否有發出嬉笑的聲音,有些孩子會不經意地笑出聲音來,當然,也有孩子依然表現出壓抑的模樣。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其實,身旁的小朋友不說話,對於彼此來說,並不會特別把它當作一回事。只要好玩,大家就會願意玩在一起。這時,人際關係的建立,也就會很容易進行。
請勿操之過急
我想,你可能仍然有些疑惑:「孩子還是很喜歡上學,也喜歡跟小朋友玩遊戲,但是,他在班上,依然不說話,我們該怎麼辦?難道繼續維持現況?要到哪一天,孩子才會開口說呢?會不會不說,久了之後,他就不再說了?」
請稍安勿躁,協助選擇性緘默的孩子,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非常細微,因為面對焦慮的孩子,如果太過於急切,只會讓孩子更加畏縮。
以遊戲為媒介
對於學齡前孩子來說,透過遊戲作為媒介,也就是玩這件事,是彼此關係建立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班上,我建議採取自然互動的方式,以透過遊戲、活動作為媒介,讓孩子很自然地進入與大人、小朋友溝通互動的情境,進而,自然且自在地開口講話。雖然,這需要一段時間。
學齡前的孩子非常需要成功的經驗。這些經驗會很明顯地決定孩子後續在這個班上,是否能繼續與你保持互動的關係,特別是開口說話。
自然而然地相處,也讓孩子自然而然地能夠將開口說話這一件事,在需要的情境下說出來。
在這當中,如何製造在校園裡自在的說話情境,對於老師班級經營來說,也會是一種極大的挑戰。
腦力激盪,讓嘴巴動起來
哪些活動可以誘發孩子開口?我們以吹哨子作為例子。當孩子在這過程中,玩起吹哨子遊戲,這時,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有些聲音透過哨子發出來。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多讓孩子進行一些口腔動作遊戲。例如會運用到他的唇、舌、臉頰,無論吹哨子,或是將麵粉吹散開來,又或學貓咪伸出舌頭,舔盤子上的巧克力醬、草莓醬,或把嘴型鼓成像金魚都可以。
「想像自己的嘴角開始上揚,露出上排的牙齒,就像是在拍美白牙膏的廣告一樣,你隱約地看到自己,舌頭慢慢地伸出上、下排牙齒的牙縫,你也看到嘴巴,慢慢地打開。慢慢地練習,讓自己的舌頭穿過上、下排牙齒之間,接著讓它慢慢地碰觸你的嘴唇,伸出來,透透氣。」
引導孩子一次又一次,反覆練習這個動作。
摘自 王意中《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寶瓶文化
本文選自《未來Family》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