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奇和關心出發開始對話,並以同理心傾聽他人,是一個完整又有效的絕佳溝通
從好奇與關心出發 文 / 奧朗‧傑‧舒佛
每個孩子天生都有想了解世界的欲望。正如我們天生就有感知的能力,也都會對事物產生興趣;正如我們可以訓練自己處在當下,也可以培養出想理解的意圖。
想真正了解某件事情,需要好奇與關心。好奇表示我們對學習有興趣,而學習需要謙卑,我們必須願意「不知道」。要理解任何事情,我們必須把先入為主的想法放在一邊,敞開心胸接受新的觀點。
好奇心也需要耐心。保育人士兼研究人員辛西亞.莫斯說,她花了二十年時間觀察大象,仔細研究牠們的習性和動作,才開始意識到牠們有多複雜。唯有帶著真正的好奇和深刻的理解意圖時,才會產生這種持久的耐心。
為了對某件事情產生興趣、給予關注,我們也需要關心。我們不會去關注自己不重視的事情,也不會在乎自己不關注的事情。這種關心可以涉及很多方面。我們可能關心正直,忠於自己的價值觀;我們可能愛護和平與幸福;我們可能會關切拓展自己的視野;我們可能留意在自己的生活中解決衝突,這樣才能滋養出「這個社會能夠做得更好」的希望;我們可能重視改變自己生活的體制和機構。
重要的是關心本身的品質與同理心相連的善意,包括溫暖、脆弱和靈活度。關心表示願意接受所學事物的影響,會努力去看到他人的人性,願意把他們的需求也考慮進去,而不是拘泥於一定要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得到所求。經由練習,所有這些都是可能的。
練習:發自好奇與關心
探索一下如何在交談中培養好奇心和關心。事先思考一下你的意圖。你想要怎樣處理事情?你內心的出發點是什麼?看看你是否能找到一個真摯的意圖去理解對方—他們的想法、觀點、感受或需求。「真心感興趣」是什麼感覺?
在對話的同時,試著回想這個觀點。對這個人來說什麼才重要?他們渴望什麼或需要什麼?當你能發自好奇和關心來溝通時,效果怎麼樣?跟先前的練習一樣,一開始先從風險較小的情況嘗試看看。
摘自 奧朗‧傑‧舒佛《正念溝通:在衝突、委屈、情緒勒索場景下說出真心話》/究竟
本文選自《未來Family》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