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家庭溫暖
婚姻是個承諾,人生的路上,永遠有比現在更好的選擇,但是做了承諾就要承擔責任,其實選擇只是個開始,圓滿的完成它才是目標。
最近重讀瑞典國寶童書作者林格倫(Astrid Lindgren,1907~2002)的傳記,看到她說:「快樂童年是正向人生觀的來源,父母彼此恩愛是大人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真是非常的對!她在19歲時未婚懷孕,完全不被社會接納,幸好父母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快樂童年使她對人世始終保持希望,最後以創作童書享有國際聲譽。
父母的態度對童年期孩子有終身的影響,美國第一位黑人女國務卿萊斯(C. Rice),小學五年級時,某天放學回家,發現家裡的東西都散在馬路上,原來因為父母積欠房租,被房東趕出來了。她當下就要休學去工作,母親卻說:「沒有房子住,一樣可以念書,但不念書,一定沒有房子住。」她聽進去了,發憤圖強,果然永遠不必再看房東的臉色。的確,近年來,兒童情緒發展、挫折忍受力與反彈力的研究,都指出父母態度對孩子具有關鍵影響。
孩子最害怕父母不和,吵離婚
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J. Steinbeck)說:「孩子最大的恐懼是沒有人愛,被拒絕是他們最害怕的地獄。」小孩子沒有自衛的能力,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裡,沒有父母保護的孩子大多活不了,因此孩子最害怕的就是父母不和要離婚、不要他。有研究者在出生才四天的嬰兒耳邊,放送父母吵架的聲音,這時用核磁共振掃瞄,發現嬰兒大腦的恐懼中心馬上活化起來。嬰兒還聽不懂大人講的話,但聲調的高亢急促使他知道大事不好,就害怕起來了。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心智發展會遲緩。
在教學的實務經驗上,如果一個學生,突然之間功課一落千丈,一般來說,不外三個原因:一、家裡出了問題──父母要離婚或有人來討債;二、在校被人勒索──上課上到一半,後面傳紙條上來,「錢準備好了嗎?下課廁所見」;三、大腦長瘤或有病變。這三種中,以第一種對孩子的傷害最深,父母吵架時,孩子常被嚇到哭,更會自責是不是自己功課不好或不聽話,害父母離婚?這個內疚常常延續到孩子成年,使他們以後對戀愛悲觀,對婚姻卻步。
婚姻是個承諾,人生的路上,永遠有比現在更好的選擇,但是做了承諾就要承擔責任,其實選擇只是個開始,圓滿的完成它才是目標。英國有對結婚70年的老夫婦,當記者問他們相處之道時,老太太回答:「在我們那個年代,東西壞掉了不是丟掉,是把它修好。」
目前社會對外遇的容忍尺度是不對的,它破壞婚姻、摧毀家庭、傷害孩子,古人的齊人之福,在現代是齊人之禍,俗語說,「要一日不安,請客;要一月不安,搬家;要一輩子不安,娶小。」妻妾子女爭產的例子,屢見不鮮,很讓人遺憾。凡事先想後果,做法便會不同。
是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來的,至少應該許他一個快樂安全的童年。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著有《歡樂學習,理所當然》、《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等書(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
本文節錄自《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