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是「毒親」呢? 日調查:逾5成日本父母自認是「毒親」

2017-11-23

作者:陳念怡 

 

「父母的話會傷人」,任何看似不經意的言話暴力,往往會深深烙印在孩子的心底。最近,法國和日本父母不約而同的自我覺察,避免不經意的暴力語言摧毀孩子的自我認同,留下無法磨滅的軌跡……

 

「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孩子!」「你比不上你哥。」「你太胖了,穿那件裙子很難看」「你一無是處!」今年9月,法國「反日常暴力協會」(The Observatory of Ordinary Educational Violence, OVEO)和「停止暴力教育組織」(Stop VEO, Child Without Violence)兩大組織首度發起反語言暴力活動,藉由不到一分鐘的短片(法國反語言暴力宣傳視頻),讓5個成年人自我剖析童年時代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像烙印一樣,在自己的心留下永久的心理傷痕,直至今日仍難以撫平。

 

這次「反語言暴力活動」主要發起人吉爾(Gilles Lazimi)是位內科醫師,他指出,大吼、嘲諷、羞辱孩子,會對孩子的發展、自信心和自尊,造成莫大的損傷。該活動想喚起父母的覺醒:先反思自己對孩子說過的話,再回想幼時爸媽曾傷過自己的話語,用來做為自我警惕。

 

吉爾表示,「少了覺察力,爸媽往往因為盛怒而口不擇言,用話語傷了孩子,留下無法磨滅的軌跡。」這部視頻將在網路、電視台持續播映,直到今年11月20日「國際兒童權利日」。

 

無獨有偶的,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的《Dual》教養誌今年5月針對讀者做了一份問卷,結果顯示:56%的爸媽坦承自己經常不小心對孩子吐出惡言,或強行把自己的價值觀套在孩子身上。而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上和自己原生家庭有著很大的關聯。72%的日本受訪者自認父母也正是所謂的「毒親」。如何避免複製原生家庭的關係,切斷「爸媽是毒親,自己也成了毒親」的連鎖反應,成了日本爸媽關切的話題。

 

關於毒親的定義很多,不外乎是對孩子口出惡言、過度干渉、控制欲、情緒勒索、暴力虐待等。《Dual》教養誌分析了「毒親預備軍」的4個常見特徵,包括:

 

1.否定:「你怎麼這樣不爭氣!」

2.威脅:「不這樣做,我就~」

3.比較:「你朋友表現那麼優,為什麼你這麼弱!」

4.控制:「我說了算,照我說的做就對了!」

  

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否也出現過以上這四個特徵呢?請記得隨時省察自己平時說話的方式是否無形中已造成孩子心靈上的創傷了,別再讓傷口繼續擴大下去瞜!

  

本文節錄自《親子天下》:https://goo.gl/EnRc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