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科學證據做教養判斷
從事諮商的同事說她最怕放長假,一放假,家長有閒,就會檢視孩子的功課,一旦發現成績不夠理想,就會責罵孩子和配偶,家裡就會雞飛狗跳。
我在美國有個朋友,先生是外科醫師、太太是骨科醫師,平日都忙到半夜才能回家,孩子當然都已經睡了。只有耶誕節時不必看診,有閒在家中,便把兒子功課拿來看一看。結果每一年耶誕節都大吵架,互相責怪對方只顧事業,沒有管好孩子,有一年還把孩子從床上抓起來,丟到游泳池去。
這次過年,我也遇到同樣情形。朋友夫妻兩人為了孩子要不要讀經而大吵,雙方都來問我的意見。我想起父親說不可以管別人的家務事,因為夫妻吵架是床頭吵、床尾和,和了以後就罵和事佬;因為勸和時,都是勸各讓一步。但是朋友打電話來說已在路上了,怎麼辦呢?情急之下,想起桃園到台北要一小時車程,便立刻坐下來把讀經利弊的科學證據寫出來貼在門上,自己趕快去妹妹家避難。這一招果然有用,危機化解了。
其實我沒有勸,只是把死背不懂的東西有沒有效的科學證據說出來,請他們自己判斷。這個實驗是給出生25天的小老鼠在黑色籠子裡,接受15次不可逃避的電擊,每次2秒,電完就放到白色籠子5分鐘,小老鼠很快就學會恐懼制約:黑色籠子是危險的、白色籠子是安全的。
完成恐懼制約後,第一組老鼠在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再接受一次電擊,到了第二十八天時測試牠們的記憶。第二組是,完成恐懼制約後沒有再給任何電擊,只在第二十八天接受測驗。第三組是沒有接受恐懼制約,但是每個星期都在黑色籠子裡電擊一次,到第二十八天時接受測驗。測驗的方式是把小老鼠放到黑色籠子裡1小時看牠的反應,通往白色(安全)籠子的門是開的。
老鼠是夜間動物,喜歡陰暗,不喜歡光亮,黑色原是老鼠的偏好。但是實驗發現,第一組老鼠會停留在白色籠子裡,而二、三組會停留在黑色籠子並且時間沒有差別,表示牠們已經忘了黑色是危險的。所以如果沒有提醒(再次電擊),老鼠在一個月內會忘記所學,要長期記得需要不停的提醒。
「意義」是進入長期記憶的媒介
人也是。實驗者訓練兩個月大的嬰兒踢腿,腿上綁有緞帶,一踢就帶動搖籃上的走馬燈轉動。結果發現只要定期提醒,即使嬰兒管記憶的海馬迴尚未成熟,他也會一綁上緞帶便立刻踢腿。
所以要幼兒不懂意義死背經書,除非不斷複習,不然很快會忘掉。大腦不會浪費寶貴的資源去記用不到的東西;就像公寓空間有限,一個東西如果沒有眼前的用途,會被資源回收。實驗證明,進入長期記憶一定要有意義做媒介,新的知識要和舊的掛上鉤才保存得起來。
遊戲對想像力、創造力、EQ及領袖能力都很重要,不值得為了背不了解的東西犧牲,開竅以後再背會事半功倍。
本文節錄自《未來Family》: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