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系列5】 國小新住民語列入必選修,但比學會新住民語更重要的是

2017-09-07

▲ 在立委林麗蟬(圖中紅衣者)推動下,以東南亞童話故事為主的角落書櫃,已進駐40多所國小,長期目標是在全台各國小都設置一個角落書櫃。立委林麗蟬辦公室提供。

 

108課綱在國小端,最大的不同是新住民語列入選修,每一位小學生不管是不是「新台灣之子」都可以選修,地位和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相當。這樣一個以尊重多元種族為背景的設計,卻引來了意想不到的強大反彈。關心新住民權益的人不禁憂心,在社會形成共識之前,倉促實施對新住民小孩,究竟是好是壞?

 

作者:王韻齡

 

「本土語言」是國小學生必選修,大多數人根據母親來自哪裡,決定修哪一種語。隨著來自東南亞7國的外藉媽媽越來越多,新台灣之子占全體學生的比例已高達10%,等於平均每10個學生當中,就有一位是新移民子女。因此新課綱明訂國小階段在閩南語、客語和原住民語之外,增開新住民語這個選項,每個小學生必選一種,可以學習母語,也可以選修他國語言,增加一種溝通能力。

 

但過去的師資培育體系從來沒有新住民語這塊。教育部課程協作中心執行祕書吳林輝分析,東南亞語包括7國語言,其中以越南、印尼語人口最多,另外5國如泰國、緬甸等的人數相對較少,全台300多個鄉鎮、2,000多所國小,如果有人申請要上某一種東南亞語,學校就得設法開班授課。但如何覓得合格且足夠的師資,特別是在新住民比例更高的偏鄉地區,將會是很大的困難。

 

在各方資源尚未完備之前,為何仍將新住民語必選修寫入國小課綱呢?

 

吳林輝分析,國小推動新住民語課程,除了鼓勵更多人親近東南亞文化,還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增進小朋友對媽媽的母國文化了解和尊重。現實中有些家庭,「新台灣之子」很少有機會在家說媽媽的語言;如果學校有開課,就增加了親子間對話的可能性,等於開啟一扇窗,讓媽媽也有機會教小孩母語,某種程度上會有助於改善新住民媽媽在家中的地位。

 

但台北市立大學教育系副教授邱世明質疑,如果母親原本就沒有在家庭中得到應有的地位,企圖由學校來教母語,回過頭去提升外籍媽媽的地位,這目標是很難達成的;何況目前看來還沒有建立起合格的師資後援系統和生活化、實用的教材,如何能期待孩子就這樣學好一種新語言?

 

比起學會新住民語更重要的,是如何營造一個公平對待的學習環境

 

新住民立委林麗蟬說,國小新住民語入課綱,早在104年因為「新南向政策」拍板定案,原本107年就該上路,但實際進度完全趕不上,不但師資、教材未到位,更嚴重的是校園裡的氛圍,新住民二代被同學岐視,甚至被老師言語霸凌,導致小朋友跳樓輕生......,這些現況都真實存在著。

 

林麗蟬憂心,如果不先改善這個不友善的環境,還沒有經過充分的溝通與信任,貿然強推課程,後果可能比不推新住民語更糟。之前因為誤傳出「每一個小學生必修東南亞語」的消息,馬上引起軒然大波,家長打去教育部、立委辦公室的抗議聲浪不斷, 由此可見一斑。

 

眼看108課綱上路在即,「等不及教育部來做,我們乾脆自己動手」,林麗蟬運用立委資源展開暖身運動,買了數十套東南亞7語言並列的童話故事繪本,以「角落書櫃」前進各國小圖書館,同時組成一個「國際志工團」,培訓新住民媽媽,用說故事和當地童謠帶唱等方式,讓種子講師可以輕鬆帶著小朋友一起,感受多元文化之美。

 

自己就是新住民媽媽的林麗蟬覺得最重要的是,讓全國的家長、老師和整個社會都了解這項政策背後的用意,不只是照顧新住民小朋友,而是鼓勵所有的學生都可以來選修東南亞語,共享這些國際語言,增加一種溝通能力,同時促進族群和諧。

 

今年九月起,將有多所學校先行展開新住民語課程試辦,整合現有可用的教學資源,進入現場試教。每周只有一堂的語言課或許僅具宣示意義,表達政府開始看重東南亞語使用者的權益,但能否漸進式改變整個社會的心態,讓新住民小朋友感受到被接納與尊重,也讓原本選修閩、客、原民語的小朋友,不排拒多一種語言選擇,將是學校和社會在108年來到之前,務必要加緊努力的方向。

 

 

資料來源 : 親子天下 /  翻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