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的不是事實時...

2017-02-09

 

孩子能力的學習,老師家長皆有責任互相配合

學期結束前各班老師紛紛反應孩子在「吃飯及自理能力」上有明顯的進步,在老師堅定的要求與家長認真的配合之下,果然孩子的改變與成長是有目共睹的,感謝家長們的配合。但又出現了另外一些情形,讓我們有些憂心,就是開始觀察到孩子很習慣替自己「找藉口」或是習慣「把責任推給別人」(某某同學也有這樣啊!)。
 
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尤其是在四歲以前,的確很常把想像的事情(或是希望的事情)和現實混淆,常常和大人們分享一些他心目中理想的狀況或是虛構故事來滿足他自己的需求;有時更會因為想逃避責任,或是覺得自己無法承擔隨之而來的責罰,而編造出與現實出入的情節,希望能僥倖過關,如果有成功的經驗,那更會加強他下次再試的動機。因此如果要避免讓孩子有這樣的習慣,有幾點一定要請家長們留意。
 

 

孩子認錯或做錯事之後,請不要過度的責罵、羞辱他甚至體罰。

盡可能的使用「自然後果」,讓孩子知道選擇之後的結果必須自己承擔(好可惜唷!如果妳十分鐘前就吃完飯,我們就可以去公園玩了),然後就不要再多做解釋或訓話。不是孩子自己體會出的道理,講再多,都只是白說。
 


不要附和孩子的故事。

不論年紀多小,請幫助孩子區分事實與故事的差別,不要因為覺得孩子這樣說很可愛,就陪著他編造更多的情節,當然也不需要殘酷的否定孩子的創意幻想或是心底願望,當孩子說:「我今天和小寶都有拿到貼紙喔,但是我送給別人了」,而你知道老師根本沒有給她貼紙時,淡定的告訴孩子:「嗯,聽起來妳真的很想要老師也送妳和小寶一樣的貼紙,其實沒有拿到也沒關係,下次更努力就會有機會喔!」,試著說出孩子的感覺,而非殘忍地說:「媽媽一聽就知道妳在騙人,老師哪有給妳貼紙!不要再騙媽媽了!!」這樣的親子對話,會讓孩子卻步。
 

 

大人須清楚但情緒平穩的告訴孩子:「這樣說(或做)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或損失」。

孩子順手帶了一個學校的東西回家,四歲以前可以平穩地告訴他:「這不是我們家的,明天我們一起去還給學校」,然後隔天一定要請他親自交給老師,可以帶著他說:「因為我很喜歡,所以我拿走了學校的東西,這樣讓別人都不能玩了,對不起」。但四歲之後,請告訴他事實的嚴重性,「小明,不是你的東西我們不能拿回家,這樣教室少了一個粉紅塔,大家就無法操作了,明天我陪你一起還給老師並道歉」,在很多時候必須清楚的點破孩子的故事(不需給他罪惡感),但重點不是懲罰或讓他感到羞愧,而是要他自己學會負責解決。
 

 

請務必和老師求證

尤其是在學期初老師正忙著修正孩子一些偏差行為時,孩子有時為了逃避責罰,會努力轉移話題、模糊焦點甚至顧左右而言他的換個角度和爸媽講故事,更是試探與考驗親師雙方的默契與信任度。大一點的孩子甚至會演出一場精采的戲碼,讓大家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孩子這些表現如果在一開始就可以堅定地導正,其實非常好處理,說穿了也只是孩子可以理解的一些心理防禦而已,甚至有時是孩子希望引起大人注意的方法。但如果大人的陣線出現漏洞、處理過度或是放任不管,讓孩子的「計謀」成功,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大事,更加難以處理了。
 

信任孩子不代表要全盤接受他所有的說詞,或是不忍心說出真實的情況

我們也常聽到家長告訴我們:「我相信我的孩子不會說謊,我選擇相信我的孩子」,但卻忘了孩子會長大,會犯錯,也正在學習。當孩子的故事已經影響到他人、造成孩子自己的混淆甚至形成傷害時,大人有責任清楚的幫助他釐清事實,必要時甚至可以告訴他:「我不覺得是你說的如此,我並沒有生氣,但是我希望你想清楚後再告訴我一次發生什麼事了,因為最後我一定會知道事實的真相,但我很希望是由你告訴我的」,適時地拒絕或打斷孩子的說詞是必須的,只要大人情緒平穩的處理,孩子更可以藉由這樣的討論了解語言的殺傷力而更謹言慎行,並學會誠實與負責的重要性。

 

 

《 本文轉載親子天下嚴選:https://goo.gl/9zAr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