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禍害?12萬人組團控訴父母,中國的家庭教育問題何在
作者:甯寧 / 發佈時間: 2017-04-17
有時在媽媽眼裡,自己連呼吸都是錯的。——某豆瓣網友
“Anti-Parents 父母皆禍害”,這是一個豆瓣上擁有12萬多成員網路討論小組的名字,“禍害”則是他們稱呼父母的代詞。
在這個小組中,4月13日的更新帖子裡有這樣一條,大意是,沒考上研究生被家人罵,甚至沖馬桶都會挨說,幾次想到了死,該怎麼辦。
一位網友在評論裡回應,有時在媽媽眼裡,自己連呼吸都是錯的。
這是當天近50條帖子裡談及父母與家庭,問題最輕的一類。家暴、抑鬱,和父母斷絕聯繫等等暴露更嚴重家庭問題的帖子也在其中,且常年出現。這可能是最全面映照80後、90後們所遭遇的家庭關係的困境,也是家庭教育問題最直觀的呈現。
2010年這個小組第一次被媒體集中報導,一時成為輿論焦點。諸多議論中批評發帖者不顧父母辛苦的聲音不在少數。但鮮有人去探討這些抱怨、甚至惡性家庭暴力事件背後所透露出的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失敗。抱怨的聲音從未停止過。小組成員從報導初的7000多名,增長到如今的12萬多。管理員張坤每天平均接到的入組申請有50-70個,類似春節這樣的節日期間,一天的申請者多則一兩百人。
7年來,這些80後、90後們也成為了父母,成為了一個或者幾個孩子的成長引導者。家庭作為教育的場景之一,已經與上一代截然不同。
他們從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感受到局限,也感受著變化。他們開始注重平等對話,注重尊重孩子興趣,引導孩子獨立自主做決定。這是一個積極的家庭關係的轉變,不過橫亙在轉變中間的也有一個鴻溝,那就是家庭經濟條件及家長個體的主動學習意識,能獨立跨越這兩者的目前來說還是少數。
無論是10歲還是到40、50歲,他們都在抱怨自己的父母。
張坤記得自己是在2009年正式參與了這個豆瓣小組的管理工作。最初小組只有十幾個人,多的時候也才一百來人,她覺得這只是大家發發牢騷的地方,像她翻譯的小說《自殺俱樂部》中主人公所遭遇的各種家庭問題。這些問題在她看來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存在。她沒把這些牢騷當回事。
“但是,隨著我在小組裡晃蕩,看多了後面的帖子留意到,小組裡說到的問題有一些不像我想像中那麼輕鬆,還蠻沉重的。”她以個人視角連寫兩篇“父母皆禍害”下怎麼跟父母相處的帖子,受到成員們的廣泛認可。她也因此被組長邀請去做了管理員。
這期間,張坤接到過組員的求助電話。其中一個女孩陷入與媽媽關係的僵局中,痛苦不已。她想不明白,媽媽為什麼半夜三點要起來打掃衛生,為什麼媽媽過於情緒化,哭鬧著不讓她睡覺。她試圖說服自己所感知到的這種不正常,是不是所有媽媽都可能會這樣,是不是家庭生活就是這樣的?
“她不知道她的媽媽顯然有精神障礙。”張坤說道,在小城市的普通生活中,沒有人會指出來這種精神疾病,更沒有人去干預。作為子女她就只能那樣生活著。
更多的抱怨來自父母對子女生活的過度干預和控制。她聽到有些組員的經歷,凡事父母都要求事無巨細地向他們彙報,比如說幾點回家,十分鐘之內沒有回家就會受到懲罰。不允許談戀愛,成年後自己選擇的結婚物件怎麼都不同意。那些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因為父母過於強硬的控制而嚴重焦慮,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和學習。
這些求助人的年齡從10歲到30多歲,還有說自己四五十歲的。不過,張坤判斷還是集中在高中到大學畢業初期階段。
讓張坤意外的是,很多成年人還一直掙扎於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一位已經做了父親的人陷入自己父親對他評判的痛苦中,始終走不出來。 “我明明已經為人父了,我自己有自己的職業,我自己有自己的家庭,我自己有自己的生活。但還是覺得我父親覺得我不夠好,我個兒不夠高,我事業做得不夠成功,我錢賺的不夠多,我不夠讓他驕傲……”張坤至今回想起這些話仍然顯得有些激動。
她只能告訴這些豆友,“他們的評價不重要,不是說你的父母否定你,你的人生就沒有價值。”
可她也知道,“我們究其一生都還是在受這個影響的,不管你承認還是不承認。”
在眾多抱怨裡,有一類是年輕的媽媽們發出的。一方面覺得自己對孩子沒有耐心,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忍不住想打他(她),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這樣不對,但控制不住。
很難判斷這種行為是不是受到了自己原有家庭的影響。但確定無疑的是,她意識到,這不對,這是自己的問題。張坤這時候會選擇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幫她分析,產生怒氣的原因是什麼,怎麼才能夠不再重複這種無故的情緒。
她有時候覺得沮喪而又洩氣,每天看到的都是這些抱怨,幾年下來好像小組的成員一直沒有成熟。有些純粹是為了發洩而來這裡吐槽一下,抱怨完或者問題短期內解決了就離開,但當再遇到問題又會跑來嚷一通,沒有太多理智的解決方式的討論。
儘管如此,七年來張坤還是感知到一些細微的變化的。比如小組裡越來越多提到界線感,“大家慢慢知道自己的問題要自己解決,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把不是自己的問題分割開。這是一個進步。”
回到現實,她也發現周圍跟她差不多年齡的人做了父母後,都很講理,不是說“不允許這樣子”、“你要聽話”,而是“你現在如果做完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有時間做什麼;如果你現在拿好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是講道理的。平等對話而非控制的過程。
在時間的洪流中,有些東西在轟然倒塌,有些則被重新塑造。
80後們意識到在孩子面前,呵責不管用了。
黃卓是一位三年級孩子的爸爸,以前他慣用父親的權威,看到女兒做了不如意的事情就會用責駡的語氣斥責她,“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當年父母也是這樣教育我們的。”
可是慢慢地他發現,女兒不怎麼親近他了,甚至會說“我不喜歡爸爸”之類的話,很多事情也不願意和他一起做。有時候他隱隱感到女兒無形中的反抗。他聽一些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分享,關注講述親子關係的微信公號,看周邊親子關係和諧的家庭,自己反省一陣。
最大的刺激是,呵責那一套不靈了。他發現斥責完,女兒沒有任何回饋,效果等同於零。他學著和孩子平等溝通,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些日常規則,自己首先做到,“孩子會覺得爸爸做了一個榜樣。”
一開始遇到類似情況黃卓還是著急,打破規則。他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給孩子帶來長期的影響。
黃卓很重視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他覺得就家庭教育來說,父母和孩子三者構成教育中最內核的三角,缺一不可。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孩子成長所受到的影響已經不僅僅來自身邊的人,而是更廣闊的外界資訊,“如果這個階段,爸爸或者媽媽缺位,對孩子未來的成長一定會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但陪伴也不是天天在一起,黃卓認為,陪伴重要的是要在無形中時不時跟孩子有交流,要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黃卓還在意的是,小時候的陪伴中更多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主判斷能力。他做人力資源的相關工作,最近到大學做了幾場校招後感慨,“現在招一個優秀大學生很難。”他甚至用“虛度四年”來形容這些學生帶來的失望,沒有主見,茫然地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像是什麼都沒做過一樣。這樣的學生初入社會就在競爭中比別人慢。
回到自己孩子的教育上,他有意識地引導她從小自己做主,下判斷,“哪怕錯了也沒關係。”
和黃卓相比,周穎對孩子顯得更寬鬆、隨意一點,孩子還小的時候,孩子爸爸總是在細節上非常謹慎、有規則。比如每天按時提醒孩子定時喝水,覺得不喝水就會有很多後果。她不認同,覺得沒必要,孩子餓了自然就會吃,渴了自然就會喝。兩人為此經常發生小的衝突。
周穎的這種育兒態度很大程度上和她自己的成長環境相關。她屬於那種典型的“別人家”的乖孩子,聽話、自覺,遵守各種規則,在學校學習認真,不給父母惹任何麻煩。讀一所好的大學,找到一份“別人看起來還不錯”的工作,順順當當地走到了現在。
但有時候她老覺得有些遺憾,“好像沒有真正知道自己年少的時候喜歡做什麼事情然後去做過,除了讀書。”所以現在對她自己的孩子,她反而沒那麼看重學習成績,而是放開讓孩子去探索喜歡的東西。
對於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她有著清楚而成熟的考慮。“我覺得每個人生下來都有好的地方,缺陷的地方,每個孩子成長都有家庭的烙印。”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按照科學實驗一樣培養,哪個時間一定做什麼事情,最後成為一個完美無缺、生產線上的產品。孩子的優缺點某種程度就是自己家族的特點,她不想去追求完美,只要孩子不犯原則性錯誤,不違反公共規則。
她也很重視陪伴,工作日每天陪孩子兩個多小時,週末帶他參加活動,尊重孩子的興趣,鼓勵他做喜歡的事情。讓她感到滿足的是,孩子很喜歡她。
多數人關於如何做父母的知識仍然是貧乏的,“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北師大教授陳建翔曾在一篇文章裡這樣定義新家庭教育,基於家庭活動與家庭成長而展開的全民自我做主的終身學習和相互影響。按照這一定義,終身學習與相互影響這兩個特點也決定了家長同樣需要不斷成長。
4月9日,陳靜從海澱區板井路的一家早教機構走出,她剛剛上完講家庭系統排列的課程,為期三天,基礎加上進階收費5800元。這是專門針對家長的課程,內容圍繞孩子在家庭中的教育。
陳靜還沒有孩子,她想提前聽聽,“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還是儘量學些比較科學、先進點的理念。”她覺得環境變了,以後自己孩子的成長時代一定與她不同,不能用自己成長中的教育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本質上已經不同了。她對未來孩子的期待是人格健全、完善,積極向上,能有獨立的能力。前期這些培養好了,“成績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還是上不去,處於一個中等水準,我也還能夠接受。”
兩次的聽課經歷中,陳靜遇到的同來上課的有像她一樣還沒有孩子的,也有孩子幾個月的,還有孩子讀初中、大學。“都是想給孩子更好的東西。”
周穎很認同一個理念,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你自己首先就要做到。她只在短暫的幾個月當過全職媽媽,五年多的時間都在正常上班。隨著孩子的成長,周穎的興趣範圍反而擴大很多,她會在業餘時間學昆曲,參加公司舉辦的英語演講比賽,自己很享受這個過程。更關鍵的是,她發現孩子也會受影響,愛上她喜歡的東西, 那一刻她感觸頗深,“你希望你的孩子喜歡什麼事情,不用去給他灌輸或者強制他去學,他只要看到你享受這些過程,他自己就會愛上這個事情。”
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相對自由地成長,這是周穎對孩子的期待,也是聊過的家長中大多數的期許。
艾瑞諮詢發佈的最新《中國中產階級家庭教育觀念白皮書》中提到,中產家長對當前孩子就讀的學校多存在不同方面的顧慮,其中對素質培養和學習成績方面的顧慮更為凸顯,核心在於擔心現有教育體系下缺失對孩子的個性化教育。
報告中的資料顯示,38.6%的家長教育理念是寓教於樂,孩子的學習要以快樂為前提,36.3%的家長認為開放式教育更符合孩子的天性。
追求給孩子個性化教育的家長顯然也更有可能在家庭中給予孩子更寬鬆、自然的成長環境。
不過一個現實是,這部分家長只是少數。黃卓的感觸是,從現在日漸分化的階層來說,家庭教育也顯然因階層而異。即便拋開留守兒童問題不說,就普通白領而言,多數人關於如何做父母的知識仍然是貧乏的,“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他認為,家長要有意識地成長。
在陳靜上課的同一個地方,兩天后一位培訓機構的老師也來上課,他班上一個男生常常情緒失控,帶有強烈的攻擊性,會突然沖出教室,一百八十斤重的老師都拉不回來。在多次與孩子家長溝通無果的情況下,想來此尋求解決辦法。他坦言,在他接觸的班裡大多數普通孩子的家長中,普遍焦慮和反復強調的仍然是孩子的學習成績。
“他們本身自己處於生存的掙扎中,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注:應受訪者要求,黃卓、周穎、陳靜均為化名。)
資料來源: 芥末堆